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全景解析
2020年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,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思想深度。本文将从全国卷和地方卷两个维度,全面解析这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。
一、全国卷作文命题分析
2020年全国共命制了三套高考作文题,分别对应不同考区:
1. 全国Ⅰ卷(适用地区:河南、河北等) 题目围绕春秋时期齐桓公、管仲、鲍叔牙的历史故事展开,要求考生就三人中感触最深的人物写一篇发言稿。这道题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形式相结合,既考查历史认知,又检验应用文写作能力。
2. 全国Ⅱ卷(适用地区:内蒙古、辽宁等) 以"携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创未来"为主题,要求考生以中国青年代表身份完成演讲稿。题目直接呼应了疫情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,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。
3. 全国Ⅲ卷(适用地区:云南、广西等) 采用"如何为自己画好像"的比喻式命题,引导考生进行自我认知与人生规划。这道题延续了高考作文关注青年成长的传统,但赋予了更深刻的哲学思考空间。
二、地方卷特色题目解读
1. 北京卷(二选一) 第一题以北斗卫星"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"为材料,强调个体价值;第二题以"一条信息"为题,考查信息时代的思考能力。两道题分别对应科技发展与信息社会两大当代议题。
2. 上海卷 "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,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?"这道充满哲学思辨的题目,要求考生在疫情背景下思考人类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。
3. 天津卷 以"中国面孔"为主题,聚焦抗疫中的感人形象,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担当有机结合,体现了非常时期的教育导向。
4. 浙江卷 通过个人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期望落差,探讨人生定位问题,延续了该省一贯注重思辨的命题风格。
5. 江苏卷 以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同温层现象为切口,引导考生思考信息茧房问题,具有鲜明的前瞻性。
三、命题特点与趋势
1. 紧扣时代脉搏:多数题目都与疫情背景下的社会思考直接或间接相关,如全国Ⅱ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天津卷的抗疫面孔等。
2. 文体要求多元化:发言稿、演讲稿等实用文体占比显著增加,全国Ⅰ、Ⅱ卷均采用应用文写作形式。
3. 思辨性增强:上海卷、浙江卷等题目都要求考生展现辩证思维能力,避免简单化论述。
4.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:全国Ⅰ卷用历史故事承载现代价值观,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新思路。
5. 贴近青年视角:多数题目都要求从青年立场出发,如全国Ⅲ卷的自我认知、北京卷的个体价值等。
四、教学启示
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给语文教学带来重要启示:首先要打破"两耳不闻窗外事"的学习模式,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情怀;其次要重视各类实用文体的训练;再次要提升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;最后要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认知桥梁。
结语: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命题矩阵,既保持了高考命题的思想高度,又体现了特殊年份的人文关怀,为考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。这些题目将继续影响未来的语文教学与写作训练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