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:思想的光芒与文字的力量
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,北京卷的"火车巡逻员的故事"、上海卷的"曾被舍弃的微光"、广东卷的"你想生活的时代"等题目,都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展现思想深度与文字功底。这些满分作文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,正是因为它们完美地诠释了高考作文评价的三大核心标准:立意深刻、结构严谨、语言优美。
一、立意:思想的制高点 北京卷满分作文《平凡的伟大》通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,提炼出"平凡岗位上坚守就是不平凡"的深刻主题。考生没有停留在表面赞美,而是深入探讨了"当代社会对平凡价值的重新发现",这种立意明显高于一般作文。上海卷一篇题为《拾起那束微光》的佳作,将"被舍弃的微光"升华为"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创造力火花",进而论述创新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,展现出宏大的思想格局。
这些满分作文共同特点是能够"小题大做",从具体材料出发,上升到人生哲理或社会思考的层面。如广东卷一篇选择生活在"文化繁荣的宋代"的作文,不仅展现历史知识,更透过文化选择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,这种立意的升华正是满分的关键。
二、结构:逻辑的艺术 满分作文在结构上呈现出惊人的严谨性。一篇浙江卷"站在路边鼓掌的人"的佳作,采用"现象描述-本质分析-现实关照"的三段式结构,层层递进,最后落脚到"平凡中的伟大",这种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展现了成熟的思维能力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卷一篇关于"忧与爱"的作文。考生创造性地采用双线结构:明线叙述母亲对子女的忧与爱,暗线探讨民族对文化的忧与爱,两条线索在结尾处完美交汇,这种复杂的结构设计需要高超的驾驭能力。
三、语言:文采的温度 满分作文的语言往往既有思想力度又有艺术美感。福建卷一篇根据冯骥才材料写的作文中,"运动中的赛跑是物理距离的竞争,人生中的赛跑是精神高度的攀登"这样的句子,通过精妙的比喻将抽象哲理形象化。湖北卷一篇关于"科技的利与弊"的作文,开篇"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,我们获得了速度,却失去了温度"的对比,既简练又深刻。
这些语言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,而是思想深度的自然流露。新课标卷一篇"船主与油漆工"的作文中,"善良不需要理由,就像春风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温暖"这样的表达,将道德思考提升到诗性高度。
四、启示:满分背后的素养 分析这些满分作文,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特质:首先是广阔的阅读面,许多作文中自然融入了文学、历史、哲学等多领域知识;其次是敏锐的观察力,能够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普遍价值;最重要的是独立的思考习惯,不人云亦云,展现出可贵的思维品质。
2012年的这些高考满分作文告诉我们,优秀的写作从来不是技巧的炫耀,而是思想的舞蹈。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能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,能用精确优美的语言表达独特见解,这种素养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珍贵。这些作文如同一个个青春的思想坐标,标记着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高度,也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方向——培养有思想、会思考、能表达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