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综述
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历年来的命题特点,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。这一年,全国各省市共出现了20余道各具特色的作文题目,涵盖了材料作文、命题作文、话题作文等多种形式,既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,也关注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。本文将从命题特点、典型题目分析和社会反响三个维度,对2012年高考作文进行系统梳理。
一、命题特点分析
2012年高考作文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:首先是紧扣时代脉搏,北京卷"火车巡逻员的故事"、全国大纲卷"放下顾虑"等题目都折射出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;其次是注重人文关怀,如湖北卷"科技的利与弊"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技术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关系;第三是强调生活体验,浙江卷"坐在路边鼓掌的人"、四川卷"手握一滴水"等题目都要求学生从生活细节中发掘哲理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该年度作文命题开始出现"去政治化"倾向,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。如新课标卷的"船主与油漆工"通过平凡人物的小故事,考查学生对善良本性的理解,这种命题思路的改变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。
二、典型题目解析
1. 全国新课标卷:"船主与油漆工"材料作文 材料讲述油漆工在修补船体时顺手补好船底小洞,后来船主特意感谢他救了出海孩子们的生命。这道题考查的核心是"职业道德与人性光辉",要求学生从"举手之劳可能改变他人命运"的角度展开论述。优秀作文往往能从小故事中提炼出"勿以善小而不为"的人生哲理。
2. 北京卷:"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" 以深山铁路巡逻员老计每日向列车敬礼,列车鸣笛回应为素材,要求自选角度作文。该题巧妙地将"平凡与伟大"的辩证关系融入具体情境,有考生以"敬礼背后的尊严"为题,论述职业操守如何赋予平凡工作以神圣感,展现出深刻的思考。
3. 上海卷:"曾被舍弃的微光" 要求考生根据"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舍弃,而天才却会抓住"这段提示写作。这道哲学意味浓厚的题目,实际上考查的是创新思维与自我认知,有考生联系乔布斯"保持饥饿,保持愚蠢"的名言,论述了珍视内心直觉的重要性。
4. 广东卷:"你想生活的时代" 该题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,既考查历史认知,也检验价值选择。有考生选择"生活在当下",论证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使命;也有考生虚构"未来世界",展现对科技文明的辩证思考。
三、社会评价与教学启示
2012年作文题目公布后,教育界普遍认为命题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。《光明日报》评论指出,这些题目"既避免了空泛的道德说教,又杜绝了矫揉造作的文风"。《中国教育报》则特别赞赏了材料作文的生活化取向,认为这有助于扭转应试作文的套路化倾向。
这些题目给语文教学带来重要启示:首先,作文训练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;其次,要加强思辨性写作的训练,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;最后,文学素养的积累比应试技巧更重要,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就指出:"好作文永远来自真实的思考和丰厚的阅读。"
回望2012年高考作文,其最大价值在于成功架设了连接考场与现实的思想桥梁。这些题目犹如多棱镜,既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的精神图谱,也映照出当代青年思维方式的变迁。十年后再审视这些题目,我们更能体会到其命题智慧:真正优秀的作文题,应该既是时代的注脚,也是心灵的镜子。
(字数:9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