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评析与写作指导
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以"站在路边鼓掌的人"为题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这道题目源自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同名散文,要求考生围绕"英雄与普通人"的关系展开思考。这道题目体现了浙江高考作文一贯的人文关怀和思辨特色,对考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深度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一、题目解析 原题材料讲述了一位成绩中等女孩的故事,当被问及人生理想时,她表示愿意成为"站在路边鼓掌的人",而非跑道上的英雄。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身思考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这道题目核心在于探讨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,引导考生思考成功与平凡的关系。
二、题目特点分析 1. 价值导向鲜明:题目突破了传统"英雄叙事"的局限,倡导对平凡价值的尊重,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。 2. 思辨空间广阔: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,如个人价值实现、社会评价标准、教育目的等。 3. 贴近现实生活:题目反映了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成长困惑,具有现实针对性。
三、写作思路建议 1. 对比论证法:可以对比"跑道上的英雄"与"路边鼓掌者"的不同价值,如前者体现奋斗精神,后者彰显支持力量。 2. 历史例证法:引用历史上幕后英雄的故事,如居里夫人的助手、航天工程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等。 3. 辩证分析法:探讨英雄与普通人的相互依存关系,没有观众的英雄同样失去意义。
四、优秀范文框架示例 开头:以材料引入,提出中心论点——"每个位置都有其独特价值"。
主体部分: 第一层次:分析"路边鼓掌者"的价值 - 社会运转的基础力量 - 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- 多元价值的体现
第二层次:探讨英雄与普通人的辩证关系 - 英雄需要观众认同 - 普通人成就英雄 - 角色可以相互转化
第三层次:联系现实 - 当代社会对"成功"的狭隘定义 - 教育应培养"完整的人"而非单一标准 - 自我价值的多元实现方式
结尾:升华主题,呼吁尊重每种人生选择,构建更包容的社会价值体系。
五、写作注意事项 1. 避免极端化表述,不要完全否定英雄或盲目推崇平凡。 2. 注意论证的逻辑性,避免空喊口号。 3. 结合具体事例增强说服力,但需注意事例的典型性。 4. 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,体现思想深度。
六、题目意义评析 这道题目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: 1. 矫正功利主义教育观,倡导多元成才理念。 2. 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态,缓解焦虑情绪。 3. 促进对社会价值的深层思考,超越单一成功标准。 4. 体现了高考作文"立德树人"的命题导向。
结语: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开放的思辨空间,为考生提供了展示思想深度的舞台。它提醒我们,在这个崇尚"成功"的时代,能够欣赏平凡、安于本分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。这种命题思路对当下的教育评价改革仍具有启发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