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备考启示
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,同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。全国甲卷以《红楼梦》"大观园试才题对额"为素材,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经验写作;全国乙卷以"跨越,再跨越"为主题,展现北京双奥之城的成就;新高考Ⅰ卷以围棋术语"本手、妙手、俗手"为切入点;新高考Ⅱ卷则围绕"选择·创造·未来"展开命题。这些题目共同构成了2022年高考作文的丰富图景。
一、命题特点分析 1.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全国甲卷的《红楼梦》题材和新高考Ⅰ卷的围棋术语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。命题者巧妙地将古典智慧转化为现代思考,要求考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表达。如甲卷题目通过贾宝玉题写匾额的情节,引导考生思考借鉴与创新的关系。
2. 时代主题鲜明突出 全国乙卷的"双奥之城"和新高考Ⅱ卷的"未来选择"都紧扣时代脉搏。命题者通过北京奥运会到冬奥会的跨越式发展,引导青年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,体现了高考作文"立德树人"的根本任务。
3. 思维考查更加立体 新高考Ⅰ卷的"三手"概念构建了多维度的思维空间,要求考生理解基础与创新、常规与突破的辩证关系。这种命题方式超越了简单的二元对立,考查了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哲学思辨水平。
二、考生常见问题 1. 文化理解表面化 面对传统文化类题目,部分考生停留在故事情节复述或概念解释层面,未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。如有考生写围棋术语时仅作字面解释,缺乏对学习规律的深刻认识。
2. 时代关联薄弱 在时事类作文中,常见问题是材料堆砌、空喊口号。如写"双奥之城"时,不少考生简单罗列奥运成就,未能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悟,文章缺乏真情实感。
3. 逻辑结构松散 多维概念的题目尤其暴露思维缺陷。有考生讨论"三手"关系时层次混乱,未能建立清晰的论证框架,导致文章说服力不足。
三、备考建议 1. 构建多维知识体系 要打通古今通道,既积累传统文化知识,又关注时代发展。建议建立"经典阅读-时政分析-生活观察"三位一体的素材库,如将《论语》智慧与当代科技发展结合思考。
2.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训练掌握"概念界定-关系分析-现实迁移"的思维路径。例如针对"传承与创新"这类命题,可练习正反论证、多维比较等写作方法。
3. 提升表达个性 在规范写作基础上发展个人风格。可以通过日记写作培养真性情,通过时评写作锻炼锐度,通过文学创作丰富表达方式,使作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感染力。
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启示我们:高考作文已从"写作文"向"思考人生"转变。考生需要在文化积淀中寻找智慧,在时代浪潮中定位自我,通过文字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格局。这种转变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