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综述
一、2021年中考作文总体特点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方向,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:
1. 紧扣时代脉搏 多数地区的作文题都与当下社会热点紧密相连,如建党百年、抗疫精神、航天成就等时代主题频繁出现。北京卷以"做一粒好种子"为题,呼应袁隆平院士的"种子精神";重庆卷的"那一刻的绽放"可以联系到抗疫英雄的感人瞬间。
2. 注重价值引领 各地命题普遍强调立德树人,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。天津卷"生命的韧性"、上海卷"比看上去更有意思"等题目,都在考查学生对生命意义、成长价值的理解。
3. 强调思辨能力 许多题目设置了辩证思考的空间。如浙江杭州卷给出关于"正常发挥"与"超常发挥"的材料,要求学生展开思辨;江苏南京卷"身边的文学"则需要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凡。
二、主要命题类型分析 2021年中考作文主要呈现三种命题形式:
1. 材料作文(占比约45%) 这类题目提供文字或图画材料,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立意。典型如: - 湖北武汉卷给出关于"体育精神"的三则材料 - 山东济南卷提供关于"传统文化传承"的阅读材料
2. 命题作文(占比约35%) 直接给出题目或半命题形式。例如: - 广东卷:以"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"为题 - 四川成都卷:半命题"____的力量"
3. 情境任务型作文(占比约20%) 创设具体情境,要求完成特定写作任务。如: - 福建卷要求给即将初中毕业的自己写一封信 - 河北卷设置"班级演讲"情境
三、典型地区试题解析 1. 北京卷:"做一粒好种子" 此题巧妙结合农业科技与人生哲理,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: - 科学层面:种子的生长规律 - 人生层面:个人成长需要 - 社会层面:青年一代的责任
2. 上海卷:"比看上去更有意思" 考察学生观察生活、发现深层意义的能力。优秀作文往往能: - 选取日常小事(如观察蚂蚁搬家) - 挖掘深层意蕴(团队合作精神) - 联系自身感悟
3. 浙江卷:"超常发挥与正常发挥" 典型的思辨型题目,写作时需注意: - 厘清概念内涵 - 分析辩证关系 - 结合学习实际
四、备考启示与写作建议 1. 内容准备方面 - 建立"时代素材库":收集整理年度热点事件 - 完善"成长档案":梳理个人生活经历 - 积累"文化宝典":掌握经典名著、传统文化知识
2. 写作技巧方面 (1) 审题立意: - 抓住关键词(如"种子""绽放") - 分析题目隐含的写作指令 - 避免偏题、套作
(2) 结构布局: - 记叙文可采用"起承转合" - 议论文推荐"总分总"结构 - 适当运用小标题、题记等形式
(3) 语言表达: - 追求准确、流畅 - 善用修辞手法 - 注意细节描写
3. 临场应对策略 - 合理分配时间(建议审题5-7分钟) - 列简要提纲 - 控制字数(超出50字左右为宜) - 留出检查时间
五、未来命题趋势预测 基于2021年命题特点,未来中考作文可能呈现: 1. 更加注重考查核心素养 2. 进一步强化情境化设计 3. 继续深化价值引领功能 4. 可能增加跨学科元素
结语: 2021年中考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"立德树人"的根本任务,通过多样化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。对考生而言,既要关注时代发展,又要回归生活本真;既要训练写作技巧,更要注重思维培养。只有将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,才能在中考作文中展现出最佳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