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2025-03-26 09:11:28
0 0 0

2011年中考作文回顾与解析

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教育导向,既延续了传统命题思路,又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探索。这些题目普遍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体验、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,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。

一、命题特点分析

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主要呈现三大特征:首先是生活化导向,如北京卷"日积月累"、上海卷"悄悄地提醒"等题目都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取材;其次是价值引领,很多题目如"拥抱阳光"(天津)、"在我们这个年龄"(安徽)都隐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;第三是思维开放性,像"原来我没懂"(浙江温州)这类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。

二、典型题目解析

1. 北京卷"日积月累" 这个全命题作文要求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哲理。优秀作文往往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积累的重要性,如学习书法时每日的坚持,或环保行动中的微小贡献。有位考生以父亲数十年如一日记录气象数据为素材,最终帮助科研机构建立气候模型,生动诠释了题目内涵。

2. 上海卷"悄悄地提醒" 半命题作文注重考查细节描写能力。有位考生写母亲每天在书包里放的手写便条,从"记得喝水"到考试前的"放松心态",通过这些"无声的提醒"展现母爱。这类作文胜在情感真挚,细节饱满。

3. 重庆卷"善良的魅力"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理解善良的多维价值。优秀作品往往突破简单的助人故事,有考生以班级同学默默帮助贫困生却不让其难堪为例,写出善良的智慧与尊严。

三、写作趋势观察

2011年作文命题明显强化了三个维度:一是强调真情实感,反对虚假套作;二是鼓励创新思维,如广东卷"前行"就允许不同角度的解读;三是注重文化传承,很多题目暗含传统文化元素。

四、教学启示

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,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三种能力:观察能力,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;思考能力,要对平常事物有独到见解;表达能力,要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呈现思想。例如准备"告别"这类题目时,可以引导学生思考"告别是否一定忧伤""告别与成长的关系"等深层问题。

五、备考建议

1. 素材积累:建立分类素材库,如亲情、成长、文化等主题 2. 思维训练:定期进行审题立意练习,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 3. 修改提升:重视作文修改,从语言到结构进行精细化打磨

结语

2011年中考作文题目整体质量较高,既守正又创新,对当下的作文教学仍有借鉴意义。这些题目告诉我们,好的作文应该根植生活、展现思考、传递温度,这正是写作的本质所在。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,理解这些命题规律,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,才能在考场上写出打动人心的佳作。

(全文约980字)

© 2012-2024 作文之家 www.zw6.cn
全面关注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英语作文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